(1)Bagan
Blazing Hotel – Reception 接待处。
茵莱湖旅游第二天,我们安排一天单车骑行游茵莱湖畔。
旅店有单车租赁服务,跟旅店租了两辆单车,大概早上九点半出发,先到这小镇的巴刹(市场)看看。我们去的这个市场叫Nyaungshwe Market (娘水市场),它离我们的旅店不到五百米旅程,不一会就抵达。
这市场入口并不显眼,不过一走进去,发现里面别有洞天,非常热闹。不止当地人多,连游客也多。这市场里应有尽有,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由于这里资源不是很富裕,当地人非常善于利用大自然的赋予的自然物资和产品回收。卖花的小贩,都是用大片大片的叶子来包扎顾客买的鲜花;而我的家乡菜市场里的小贩一般上是用报纸,虽然报纸算是废物利用,但相比之下,这里的人才是真正的环保使者。
另外一个现象是我们好几十年都没见过的现象,就是打火机修理和重添加丁烷再使用。我们一般上生活使用的一次性打火机,用完就随手一丢,进垃圾桶。而这里的当地妇女,把用完了的一次性打火机收集起来,趁来市场的这天顺便到这里一个小贩摊位修理和重添加丁烷,大家都是重复使用,而我们就用完就随手丢,好愧疚。
市场里大多数做买卖的以妇女居多,也有小部分男性,跟我们那里的市场差不多,不管到市场买菜还是卖菜,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。我在市场里选了一条当地女性常穿的、类似我们马来友族的沙陇,当地人称longyi的布料, 一条5500 kyat 再加上车边 500, 一共花了6000 kyat 折合马币大概二十块马币,不错哟~
且跟着我们俩的镜头到该市场走一趟吧~
市场入口处。要不是有地图,还真不知道这里是通往市场的入口。
茵莱湖 Inle Lake 位于缅甸中部,在计划缅甸行程的时候,阿虎还考虑要不要特地大老远的跑去这偏远的Shan State 山区的湖泊,因为要去的话,就得花时间在路途上。而不负责编排行程的我,毫不考虑的就跟阿虎说:"当然要去!"。我们好不容易有机会到缅甸旅游,不晓得下一次的机会又是什么时候,而且是否还有机会重游缅甸都是未知数。所以这一次当然要去茵莱湖!
从曼德勒出发,我们为了节省时间,选择坐夜班车,晚上十点的长途巴士,隔天早上五点半抵达位于茵莱湖的主要小镇 Nyaung Shwe,省一晚住宿又省时间!之前还担心坐夜班车很累,不过体验了一趟缅甸长途巴士 JJ Express 才知道,这里的夜班长途班车除了舒服还有小惊喜呢。出发前工作人员会把游客的行李都给打包了才放进行巴士的车厢里,非常干净的说。而且车里陪同司机的还有一位会说一点英语的年轻美眉(飞机机舱里有空中小姐,班车里为乘客服务的可以称呼为班车小姐么?)。这美眉在开车后不久还给所有乘客幸运抽奖,一定会有奖的哦~ 我们俩都各抽到一个JJ Express的纪念钥匙圈,有些乘客拿到旅游充气枕。幸运抽奖后还送上小糕点当宵夜,非常贴心。这一趟夜班车服务收费是每人 11,000kyat (Super VIP价钱),折合马币大概是RM 37。
由于抵达酒店时间有点早(不到六点钟),还不能check-in,于是我们在酒店大堂稍作休息。一直到早上八点,酒店人员让我们提早check-in并且还让我们吃早餐,真的是太友善和大方。换洗之后,我们便到码头打听茵莱湖游船的价钱和时间。路上,碰上一当地妇女正在招揽游客出游,讨价还价后,我们便跟那妇女包了一木船出发啦!原本没想要“包船”,不过,或许是我们出来迟了,游客们都已经出发, 所以码头已经没有其他可以跟我们拼船的游客。考虑到价钱还可以而且不限时,船夫陪我们一日游去完所有景点,17,000kyat 成交!(17,000kyat 大概是马币RM58)。
这天清晨天气很好,年底的缅甸中部还是挺冷的,我身上穿了寒衣还是感觉冷风刺骨啊~ 这木船是用马达发动的,我们沿着运河一直开往茵莱湖,这湖面上吹来的风让我又爱又恨。
看我这身装扮,上身穿了厚厚的外套,可是裤子呢,穿的是七分裤;坐在船上脚吹不到风不怕冷,而鞋子是人字拖,因为进出庙宇脱鞋方便。我这样的上半身是冬天的装扮、下身是清凉的夏天装扮,估计也只有在缅甸才有过。
连续六天的中国十一黄金周国庆假期,我竟然乖乖呆在家里没出游,难以置信。我的老外老板之前每天早上看我一轮问一轮,国庆去那里啊?我以为她健忘,问了又问。后来想想,都是因为我和阿虎俩太爱旅行的关系,这么一个长假,之前说不去,说不定下一分钟就改变主意,又想出走啦。
不过,这一次,我们真的那里都没去。六天假期,只有第一天去了城里我最爱溜达的什刹海,算是北京半日游吧。之后都在家里整理照片,弄这个弄那个,毕竟工作还是有点小忙,趁假期赶紧把手上应该做的都做了吧。
十一黄金周长假不去旅游,或多或少是因为我们刚完成了西伯利亚铁路之旅,还有去年跨年的缅甸之行。这两个旅途都太精彩了!看看照片,回想旅途中所有美丽的回忆,我需要时间沉淀再出发,呵呵。
话说回头,之前游记写到我抵达曼德勒后就食物中毒,虽然影响了行程,但因为遇上了天使(美女医生和护士们),所以我很快恢复又继续上路了。
每一次出门旅游,以防不时之需,我们都会带上一点伤风感冒药和止轻微腹泻的中药丸,这一次缅甸之行也不例外。出发缅甸之前,同事就特别提醒我千万要吃煮过的食物,因为他的朋友就是在缅甸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而食物中毒。
对于旅途中食物中毒,我本身经历过两次,那一年我祸不单行,一个月食物中毒两次。
那是2009年夏天到普罗旺斯旅游,在法国风情小镇最后一站开始有点不舒服。庆幸的是那是旅途的最后一站,那时候我们还在英国居住,刚开始以为中暑了身体不适。我的上吐下泻是在飞机着陆英国后,乘坐火车回家中途开始发作,那一次我上吐下泄了一个星期。身体稍微恢复后不到一个星期,我们便到北京考察。结果又中招!三个人同一桌吃一样的食物,就只有我有事!腹疼到我弯曲着身体,半夜两点半去医院看急症,打针吊盐水,还花了一千多块人民币。
经过那两次食物中毒以后,我在旅途中吃的东西都比较“保守”,不大敢随意尝试新的食物。
不过,再怎么小心,还是会“中"哪! 是祸躲不过!这一次是在Mandalay。